隨著科技的發展,物質水平的提高,卻沒有帶來人們幸福感的提升。現代人被很多情緒問題困擾,焦慮一度將很多人吞噬。人生無常,我們該如何做到減少焦慮感呢?順應生命進程的自然,生老病死乃人生必經的過程希阿榮博堪布在他的書《次第花開》中有這樣一句話:現代人的普遍焦慮,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來自對無常的抗拒。我們總認為人生最好是百分百確定的,接受不了任何一點的變化。可是人的一生就是在變化中度過的,生老病死是每個人一生都會經歷的進程。對於自然規律的抗拒,也讓我們平添了許多的痛苦。
中國人自古以來忌諱談疾病、死亡等不吉利的字眼,認為一個人如果生了某種疾病,是因為他這輩子或者上輩子造了什麼孽,才得的報應,這也讓很多病人在承受疾病痛苦的同時,也在某種程度上忍受著外界的非議。
而死亡亦是所避諱的,《論語》中記載孔子的學生子路問孔子鬼神方面的事情,孔子回答:「未知生,焉知死」?活著的事情都還沒有弄明白,又怎麼能明了死之後的事情呢?
可是作為人,就註定有一天會生病,會死亡,會離開這個世界,死亡是我們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課題,有的人避之不談,有的人恐懼面對,卻很少有人能做到真正坦然面對生死,無論是自己還是親人的離開。
古代,惠施聽說莊子的妻子死了,心裡很難過。他和莊子是多年的好朋友,便急忙趕往莊子家,對莊子表示哀悼之情。
沒想到當他到達莊子家,眼前的一幕令他大為吃驚。只見莊子岔開兩腿,像個簸箕似的坐在地上,手中拿著一根木棍,面前放著一隻瓦盆。莊子用那根木棍一邊有節奏地敲著瓦盆,一邊唱著歌。
惠施先是愣住了,繼而生出不滿,他怒氣沖沖地走到莊子面前,對他說:「莊子,尊夫人跟你一起生活了這麼多年,為你養育子女,操持家務。現在她不幸去世,你不難過,不傷心,不流淚也罷了,竟然還要敲著瓦盆唱歌。你不覺得這樣做太過分了嗎?」
莊子聽了,這才緩緩地站起身。惠施朝他臉上一看,方才覺得自己剛才的話有點過火。怎麼能說莊子一點也不傷悲呢?他的臉上,現出一層淡淡的悲切,眼圈也紅著。惠子不覺暗暗嘆了口氣「這個莊周,對什麼都是淡淡的,一致總讓人捉摸不透。」
莊子說:「惠兄,感謝您老遠的跑來弔唁,其實,當妻子剛剛去世時,我何嘗不難過的流淚,只是細細想來,妻子最初是沒有生命的,不僅沒有生命,而且也沒有形體,不僅沒有形體,而且也沒有氣息,在若有若無恍恍惚惚間,那最原始的東西經過變化產生氣息,又經過變化而產生形體,又經過變化而產生生命。如今又變化為死,即沒有生命。這種變化,就像春夏秋冬四季那樣運行不止。現在她安安靜靜地安息在天地之間,而我卻還要哭哭啼啼,這不是太不通達了嗎?所以止住了哭泣。」
莊子認為人的生命是由於氣之聚,人的死亡是由於氣之散,他這番道理,姑且不論其真實程度,就以他對待生死的態度,足已比普通人高出一大截。
王陽明有一次看見一位友人坐立難安,萬分焦慮的樣子,就上前詢問他遇到了何種煩心事,原來這位友人的孩子生病了,他心裡萬分焦急,擔憂孩子的身體狀況。
這時候王陽明勸慰他說:「此時正是你修鍊的時候,以前學的東西,只有在遇到事情時想著去應用,才是真正的學到了。孩子生病了,做家長的心裡難過是正常的,可是凡事都有個度,如果只知道一味的悲傷,就是存了一點私意,認為為什麼是我的孩子生了病,為什麼我要經歷這些痛苦,這樣只會讓你的痛苦加重。當你能去一點私意,認為芸芸眾生生病這是自然規律的一部分,它發生了就是發生了,去面對解決它就可以了,這樣你會淡然得多。」友人聽罷,懸著的心當即鬆了下來。
尼采也表達過同樣的觀點:「所有必然的東西,都不會使我生氣,愛命運是我本性的核心。」
亦如濟慈所說:「承受所有赤裸的真相,平靜的正視境況,這才是至上的美好。」
順應萬物自身習性的自然,不試圖改造自己和他人現實當中,我們很多人都對自己不滿意,覺得自己不夠美,去整容;覺得自己不會社交,去學各種社交技能;覺得自己不討人喜歡,就拚命迎合別人以獲得外界的認可等等,卻很少看到自己身上潛在的閃光點。最後努力半天,即使確實有進步了,但看到的還是自己的不足,結果是越努力,越悲催。
改造他人同樣如此,不論是伴侶還是孩子,我們都渴望將其變成我們理想中的樣子,結果卻是適得其反,不但沒有將其改變,反而對方與我們的關係越來越遠。
我們之所以焦慮,也是因為現在的自己和想像中的自己有差距,現實中的親人、愛人和自己理想中完美的親情、愛情不一樣。
當你努力了半天,卻離你的目標越來越遠的時候,你會產生懷疑:「為什麼我這麼努力,卻始終達不到我想要的呢?」
其實有太多的事情,不是光靠我們一味地努力就能達到我們想要的結果的,有時你越想要一樣東西,它會更快的遠離你,與其用蠻勁,不如變通一下,換種思路方法。
在這個大千世界,芸芸眾生都有不同的習性、特點,存在如此多的差異性。
《莊子·至樂》篇講了一個寓言,從前有一隻海鳥飛到內陸,棲息在魯國京城郊外。魯國國王對此鳥大為喜歡,讓人把海鳥接到太廟裡供養獻酒,奏「九韶」之樂使它高興,用太牢作為膳食,海鳥竟眼花繚亂、憂心傷悲,不敢吃一塊肉,不敢飲一杯酒,三天就死了。
國王這是按自己的生活習性來養鳥,自己以為好的就強加給鳥,全然不顧鳥自己的習性。按鳥的習性來養鳥,就應當讓鳥棲息於深山老林,遊戲於水中沙洲,浮游於江河湖澤,隨著鳥群的隊列而止息,自由自在地生活。
這其實很像我們自己做的很多事情,有些努力表面上是為了自己更好,為了他人更好,但其實忽略了萬物自身的習性,結果徒勞無益、畫蛇添足。
魚處水而生,人處水而死,彼必相與異,其好惡故異也。故先聖不一其能,不同其事。是大鵬,就扶搖直上九萬里,是小鳥,就自由自在地飛翔,萬物本性不是生來一致的,切記不要用爬行能力去衡量一條魚的價值。
鳧脛雖短,續之則憂;鶴脛雖長,斷之則悲。故性長非所斷,性短非所續,無所去憂也。強求一致只會徒勞無益,尊重事物的本性,順應其本然生長,才是最好的結果。
對於自己影響圈的事情,要全力以赴順應自己的習性不是任性而為,找借口不作為,比如我們心血來潮想學習,買了很多專業書,結果看了幾頁就中途放棄了,得出一個結論:我不適合學這方面的知識,還是放棄吧。看到別人發的美圖,自己備受刺激想健身,於是制定了跑步計劃,結果跑了一兩次就放棄了,對自己說:我太懶了,別人做到的我做不到,沒辦法。
順其自然是對自己無法掌控的學會放手,同時又要為所當為,對於自己能控制的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到最好。
史蒂芬·柯維在他的書《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》中提出了影響圈和關注圈的概念,關注圈是那些我們不能掌控的事情,我們需要將較少的時間放在它上邊,否則容易產生消極能量。而影響圈是那些通過自己的行為能對其產生影響的,我們要專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,長此以往,我們的影響圈就會擴大。
愛比克泰德,古代斯多葛派哲學家,出生於古羅馬東部的一個奴隸家庭,他身體孱弱,一條腿殘疾,童年時被賣到羅馬為奴,後師從斯多葛哲學家魯佛斯,並獲得自由。
儘管愛比克泰德一生苦難重重,無論是疾病纏身,還是身為奴隸,他都沒有怨天尤人,反而認真學習斯多葛哲學,把注意力集中在對具體的生活倫理學的思考上,對斯多葛派學說有極其重要的發展和突破,成為了繼蘇格拉底後,對西方倫理道德學說的發展作出最大貢獻的哲學家。
他是如何做到這些的呢?我們可以看看愛比克泰德自己的論述:
要想獲得幸福與自由,必須明白這樣一個道理:一些事情我們自己能控制,另一些則不能。只有正視這個基本原則,並學會區分什麼你能控制,什麼你不能控制,才可能擁有內在的寧靜與外在的效率。如果一個人只在力所能及的、不受阻礙的範圍內尋找他的「好」,他的最高利益,他將獲得自由、安寧、幸福、平安、高尚與虔誠,他會為萬事萬物的成就而感恩於神,不會對任何事情吹毛求疵。
無論是焦慮還是人生當中的其他困難,其實都有面對它們的最好的解決辦法,只是需要我們去尋找,任何時候,你都可以選擇你的行為,朝向你認為的「好」的方向。
最後用愛比克泰德的話與你共勉:「將人生視如赴宴,在其中你的舉止應當優雅得體。」
打敗焦慮最好的方法:無為,無不為
隨著科技的發展,物質水平的提高,卻沒有帶來人們幸福感的提升。現代人被很多情緒問題困擾,焦慮一度將很多人吞噬。人生無常,我們該如何做到減少焦慮感呢?
順應生命進程的自然,生老病死乃人生必經的過程
希阿榮博堪布在他的書《次第花開》中有這樣一句話:現代人的普遍焦慮,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來自對無常的抗拒。我們總認為人生最好是百分百確定的,接受不了任何一點的變化。可是人的一生就是在變化中度過的,生老病死是每個人一生都會經歷的進程。對於自然規律的抗拒,也讓我們平添了許多的痛苦。
中國人自古以來忌諱談疾病、死亡等不吉利的字眼,認為一個人如果生了某種疾病,是因為他這輩子或者上輩子造了什麼孽,才得的報應,這也讓很多病人在承受疾病痛苦的同時,也在某種程度上忍受著外界的非議。
而死亡亦是所避諱的,《論語》中記載孔子的學生子路問孔子鬼神方面的事情,孔子回答:「未知生,焉知死」?活著的事情都還沒有弄明白,又怎麼能明了死之後的事情呢?
可是作為人,就註定有一天會生病,會死亡,會離開這個世界,死亡是我們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課題,有的人避之不談,有的人恐懼面對,卻很少有人能做到真正坦然面對生死,無論是自己還是親人的離開。
古代,惠施聽說莊子的妻子死了,心裡很難過。他和莊子是多年的好朋友,便急忙趕往莊子家,對莊子表示哀悼之情。
沒想到當他到達莊子家,眼前的一幕令他大為吃驚。只見莊子岔開兩腿,像個簸箕似的坐在地上,手中拿著一根木棍,面前放著一隻瓦盆。莊子用那根木棍一邊有節奏地敲著瓦盆,一邊唱著歌。
惠施先是愣住了,繼而生出不滿,他怒氣沖沖地走到莊子面前,對他說:「莊子,尊夫人跟你一起生活了這麼多年,為你養育子女,操持家務。現在她不幸去世,你不難過,不傷心,不流淚也罷了,竟然還要敲著瓦盆唱歌。你不覺得這樣做太過分了嗎?」
莊子聽了,這才緩緩地站起身。惠施朝他臉上一看,方才覺得自己剛才的話有點過火。怎麼能說莊子一點也不傷悲呢?他的臉上,現出一層淡淡的悲切,眼圈也紅著。惠子不覺暗暗嘆了口氣「這個莊周,對什麼都是淡淡的,一致總讓人捉摸不透。」
莊子說:「惠兄,感謝您老遠的跑來弔唁,其實,當妻子剛剛去世時,我何嘗不難過的流淚,只是細細想來,妻子最初是沒有生命的,不僅沒有生命,而且也沒有形體,不僅沒有形體,而且也沒有氣息,在若有若無恍恍惚惚間,那最原始的東西經過變化產生氣息,又經過變化而產生形體,又經過變化而產生生命。如今又變化為死,即沒有生命。這種變化,就像春夏秋冬四季那樣運行不止。現在她安安靜靜地安息在天地之間,而我卻還要哭哭啼啼,這不是太不通達了嗎?所以止住了哭泣。」
莊子認為人的生命是由於氣之聚,人的死亡是由於氣之散,他這番道理,姑且不論其真實程度,就以他對待生死的態度,足已比普通人高出一大截。
王陽明有一次看見一位友人坐立難安,萬分焦慮的樣子,就上前詢問他遇到了何種煩心事,原來這位友人的孩子生病了,他心裡萬分焦急,擔憂孩子的身體狀況。
這時候王陽明勸慰他說:「此時正是你修鍊的時候,以前學的東西,只有在遇到事情時想著去應用,才是真正的學到了。孩子生病了,做家長的心裡難過是正常的,可是凡事都有個度,如果只知道一味的悲傷,就是存了一點私意,認為為什麼是我的孩子生了病,為什麼我要經歷這些痛苦,這樣只會讓你的痛苦加重。當你能去一點私意,認為芸芸眾生生病這是自然規律的一部分,它發生了就是發生了,去面對解決它就可以了,這樣你會淡然得多。」友人聽罷,懸著的心當即鬆了下來。
尼采也表達過同樣的觀點:「所有必然的東西,都不會使我生氣,愛命運是我本性的核心。」
亦如濟慈所說:「承受所有赤裸的真相,平靜的正視境況,這才是至上的美好。」
順應萬物自身習性的自然,不試圖改造自己和他人
現實當中,我們很多人都對自己不滿意,覺得自己不夠美,去整容;覺得自己不會社交,去學各種社交技能;覺得自己不討人喜歡,就拚命迎合別人以獲得外界的認可等等,卻很少看到自己身上潛在的閃光點。最後努力半天,即使確實有進步了,但看到的還是自己的不足,結果是越努力,越悲催。
改造他人同樣如此,不論是伴侶還是孩子,我們都渴望將其變成我們理想中的樣子,結果卻是適得其反,不但沒有將其改變,反而對方與我們的關係越來越遠。
我們之所以焦慮,也是因為現在的自己和想像中的自己有差距,現實中的親人、愛人和自己理想中完美的親情、愛情不一樣。
當你努力了半天,卻離你的目標越來越遠的時候,你會產生懷疑:「為什麼我這麼努力,卻始終達不到我想要的呢?」
其實有太多的事情,不是光靠我們一味地努力就能達到我們想要的結果的,有時你越想要一樣東西,它會更快的遠離你,與其用蠻勁,不如變通一下,換種思路方法。
在這個大千世界,芸芸眾生都有不同的習性、特點,存在如此多的差異性。
《莊子·至樂》篇講了一個寓言,從前有一隻海鳥飛到內陸,棲息在魯國京城郊外。魯國國王對此鳥大為喜歡,讓人把海鳥接到太廟裡供養獻酒,奏「九韶」之樂使它高興,用太牢作為膳食,海鳥竟眼花繚亂、憂心傷悲,不敢吃一塊肉,不敢飲一杯酒,三天就死了。
國王這是按自己的生活習性來養鳥,自己以為好的就強加給鳥,全然不顧鳥自己的習性。按鳥的習性來養鳥,就應當讓鳥棲息於深山老林,遊戲於水中沙洲,浮游於江河湖澤,隨著鳥群的隊列而止息,自由自在地生活。
這其實很像我們自己做的很多事情,有些努力表面上是為了自己更好,為了他人更好,但其實忽略了萬物自身的習性,結果徒勞無益、畫蛇添足。
魚處水而生,人處水而死,彼必相與異,其好惡故異也。故先聖不一其能,不同其事。是大鵬,就扶搖直上九萬里,是小鳥,就自由自在地飛翔,萬物本性不是生來一致的,切記不要用爬行能力去衡量一條魚的價值。
鳧脛雖短,續之則憂;鶴脛雖長,斷之則悲。故性長非所斷,性短非所續,無所去憂也。強求一致只會徒勞無益,尊重事物的本性,順應其本然生長,才是最好的結果。
對於自己影響圈的事情,要全力以赴
順應自己的習性不是任性而為,找借口不作為,比如我們心血來潮想學習,買了很多專業書,結果看了幾頁就中途放棄了,得出一個結論:我不適合學這方面的知識,還是放棄吧。看到別人發的美圖,自己備受刺激想健身,於是制定了跑步計劃,結果跑了一兩次就放棄了,對自己說:我太懶了,別人做到的我做不到,沒辦法。
順其自然是對自己無法掌控的學會放手,同時又要為所當為,對於自己能控制的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到最好。
史蒂芬·柯維在他的書《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》中提出了影響圈和關注圈的概念,關注圈是那些我們不能掌控的事情,我們需要將較少的時間放在它上邊,否則容易產生消極能量。而影響圈是那些通過自己的行為能對其產生影響的,我們要專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,長此以往,我們的影響圈就會擴大。
愛比克泰德,古代斯多葛派哲學家,出生於古羅馬東部的一個奴隸家庭,他身體孱弱,一條腿殘疾,童年時被賣到羅馬為奴,後師從斯多葛哲學家魯佛斯,並獲得自由。
儘管愛比克泰德一生苦難重重,無論是疾病纏身,還是身為奴隸,他都沒有怨天尤人,反而認真學習斯多葛哲學,把注意力集中在對具體的生活倫理學的思考上,對斯多葛派學說有極其重要的發展和突破,成為了繼蘇格拉底後,對西方倫理道德學說的發展作出最大貢獻的哲學家。
他是如何做到這些的呢?我們可以看看愛比克泰德自己的論述:
要想獲得幸福與自由,必須明白這樣一個道理:一些事情我們自己能控制,另一些則不能。只有正視這個基本原則,並學會區分什麼你能控制,什麼你不能控制,才可能擁有內在的寧靜與外在的效率。如果一個人只在力所能及的、不受阻礙的範圍內尋找他的「好」,他的最高利益,他將獲得自由、安寧、幸福、平安、高尚與虔誠,他會為萬事萬物的成就而感恩於神,不會對任何事情吹毛求疵。
無論是焦慮還是人生當中的其他困難,其實都有面對它們的最好的解決辦法,只是需要我們去尋找,任何時候,你都可以選擇你的行為,朝向你認為的「好」的方向。
最後用愛比克泰德的話與你共勉:「將人生視如赴宴,在其中你的舉止應當優雅得體。」